Responsive image
 首页   研究动态   大家访谈   学者风采   古典今译   论著选刊   学术沙龙   古典学评论   缙云书评   研究资源   联系我们
历史人物的虚构写作
(发布日期: 2016-10-14 16:36:52  阅读:次)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 蔚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历史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英国著名女作家、两届布克奖得主曼特尔的历史题材小说《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上海译文出版社),就是以法国大革命这段壮阔的历史为背景的。

  法国大革命是与其三位领袖人物——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资讯尚不发达的岁月,我们对“三杰”的了解,远不如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么便捷丰富。许多人对马拉的认识,大概是通过大卫的那幅著名油画《马拉之死》而“初具规模”;对于罗伯斯庇尔的了解,则会联想到《傅雷家书》中,傅聪形容父亲傅雷的个性像罗伯斯庇尔,刚烈正直、爱憎分明,眼中揉不得一粒沙子。但真实的历史人物往往复杂多面,绝不是非左即右、非此即彼的单个维度。因此,小说中文版面世后,我认真地读了一遍,以期能够见到作家是如何在虚构的文学创作中表现真实的历史人物。

  小说的主人公是罗伯斯庇尔、丹东和卡米尔·德穆兰。于我们相对陌生的卡米尔“幸运地”被作者选中,登上了小说舞台,而马拉却被置于了“客串明星”的位置。对此,曼特尔这样解释道:“他的死,我们可以确定,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几乎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解释。”也就是说,马拉这一形象本身的复调性使作者的描写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将人物从多维度展开刻画,可能会破坏全书的平衡;但如果只是一笔带过,又会使读者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谜团之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让丰富复杂的历史人物在小说中鲜活起来,又充满说服力,这对作家来说既是诱惑,也是挑战。

  时代的暴风骤雨裹挟着每一个人,使他们人性中的光芒与阴暗面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丹东愿意为了三级会议的召开和平民的权利而大声疾呼,也同卡米尔一样,较早地意识到了以革命的名义行使的恐怖和独裁对民众、社会和政权合法性带来的祸害。但生活中的他却贪财好色,正如他自己对卡米尔的直言不讳:“我是个肮脏的爱国者。”

  罗伯斯庇尔在道德上却几近完美。他志向远大,严于律己,生活简朴到近于苦行,因此也被誉为“不可腐蚀者”。然而,正是这位“革命楷模”,为追求革命的纯洁和彻底,不择手段地清除异己,导致杀戮成风、人人自危。小说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凸显了他的这种矛盾性——罗伯斯庇尔在国民议会上作了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关于美德共和国未来的演讲,晚上他却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回到少年时外祖父的酒厂,但奇怪的是酒桶都不见了,原来,做酒桶的木头都被拿去做了断头台。这其实也是罗伯斯庇尔生命结局的写照。

  法国大革命向世界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但其过程令人反思。《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提醒我们重新思考革命与法治、民主、人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文学是“人学”,最终要回到人,回到人性的书写,书中关于历史人物的细节展现,也使我们在教科书上的事实呈述和因果逻辑之外,获得了另一种看待历史的角度。这或许就是本书的魅力所在,也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分享到:0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崔蕊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