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故事的诸神历史——简评《奥林波斯诸神:一部历史》 |
(发布日期: 2016-03-03 15:30 阅读:次) |
原作者:刘淳 文章来源:文汇报 图一:手执弯刀的赫拉克勒斯 图二:矮胖憨厚的朱庇特 作者坦言,她想要在研讨众神时不加任何限制,同时又对众神本身不着一字。作者避免了单纯地叙述和梳理传说故事,而把神话放在历史的角度去考察,展示了各个时代和社会中的人们对诸神的不同理解和接受。 英国杜伦大学古典学系芭芭拉·格拉左西(Barbara Graziosi)教授是一位学养颇深的古典学者,她的代表作Inventing Homer:TheEarly ReceptionofEpic,在学界广受好评;她还同丈夫Haubold教授一起校注了《伊利亚特》卷六,由剑桥希腊及拉丁经典作品系列丛书出版。不过,她2014年的新书,《奥林帕斯诸神:一部历史》(TheGods of Olympus:AHistory),却是一部学者写的“非专著”作品。展卷之先,读者难免会就书名进行一番想象。一部关于奥林帕斯众神的历史应该怎样写?梳理现有文本中关于诸神出生、繁衍、争斗纠纷的记述?这种工作早已有不少学者做过,有关希腊罗马神话的教材和普及读物,也多是基于这样“讲故事”的思路。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多次再版,被广泛用作神话课教材的Classical Mythology一书(2013年出版了第十版),在讲述诸神的第一部分,就是以众神出生、掌权、家族关系以及主要神明的故事和职能为线索,来梳理、安排材料。又或者,通过文字记载、考古挖掘和实物史料,探究各个神明崇拜的源起和流布,以及各种祭祀仪式的发展变迁,瓦尔特·伯科特(Walter Burkert)的GreekReligion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这就需要涉及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知识,且不说内容会不会因此变得专业、难读,篇幅恐怕也会很长;若要充分讨论,更要另辟一册,专门论述某一神明在某地的崇拜祭祀,如帕特森(Patterson)的CultsofApollo atSparta(1992)。那么,Graziosi教授打算如何写这样“一部历史”,如何安排结构,并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剪裁和取舍呢? 读者在前言中就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解答。作者首先说明,本书所采用的方法,是聚焦于奥林帕斯诸神在不同年代、社会中变化演进的过程。奥林帕斯诸神一直是不断行进的旅行者,足迹并不限于发源之地;他们更是强悍的幸存者,历经千百年宗教、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却一直未曾湮没无闻,相反却始终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故此,作者坦言,她想要在研讨众神时不加任何限制,同时又对众神本身不着一字。也就是说,本书会有时间和地点的纵深,但并不着眼于具体记述、分析诸神的故事;会集中讨论十二位奥林帕斯神明,略去其余次要神明和有关英雄的故事。于是,读者就首先了解到,将要读到的并不是一本介绍、述评希腊神话故事的书。在作者的预设中,读者已经对古希腊神话故事有了基本的了解,而现在,她的任务是试图解释,跨越了几千年岁月的奥林帕斯诸神,是如何免于被遗忘的命运,而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人们,又是如何理解、看待他们的。 奥林帕斯诸神植根于古希腊大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每位神明都有自己特定的“职能”,甚至拥有相对固定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故此,格拉左西教授在前言后又作了简短引言,以现存大英博物馆的“额尔金大理石(ElginMarbles)”为据,给奥林帕斯十二神一个简明扼要的群像。公元前5世纪雅典对奥林帕斯众神的想象,被固化在巴特农神庙的浮雕上,为后世的种种诸神形象树立了一个永久的意象。而正文之后的简短“汇编”则继续了引言的工作,在这里,作者概括了十二神的“家庭关系”和各自执掌的职能。例如,希腊人的赫尔墨斯(Hermes)是信使之神,盗贼的保护者,也是跨越界限的神灵,负责引领亡魂进入地府;他与罗马人的墨丘利(Mercury)相当。阿尔忒弥斯(Artemis)是月亮女神,司掌狩猎,是永远的少女,罗马人与之对应的是戴安娜(Diana)。这些正是常见于各类教科书和神话手册中的内容。不过,除此之外,全书其余章节,都不再用这种贴标签的办法了。基于前言中阐明的思路,诸神的形象不再是恒常固化的,也没有清晰的界定;他们总是在不断的衍化变迁中。作者以时序为主线安排章节,正文分六个部分,从古风时期的希腊诸神讲起,继之以古典时期的雅典,接着讨论泛希腊化时期希腊诸神在埃及;第四章讲了罗马帝国时期对希腊诸神的转化、接受和利用,最后叙述了希腊诸神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时,如何在各种“伪装”下得以幸存,又如何在文艺复兴时期获得“重生”。最后有一章尾声作结。 依照这个框架,作者讲述从古风时期至文艺复兴,人们是如何看待希腊诸神的,这些神的故事又发生了如何的转变。例如,在谈到罗马人对希腊诸神的接纳时,作者指出,这种本土化过程并不简单,并不是直接把希腊诸神和罗马诸神的名字一一对应;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对应和联系,在当时未必那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罗马传统宗教中的神明往往是功能性的,但缺乏鲜明的形象与个性;崇拜者与神明之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事务性的关系,人们求助神明,但对讲述神明的故事没什么兴趣。罗马之众神,上至主神朱庇特(Jupiter),下至各种小神明,大多面目模糊;例如,Imporcitor就是“在宽宽的犁沟上耕种者”。这个职能大约从相关的动词而来,而除此职能外,Imporcitor是什么样子,做过什么事,全是一片空白。而在希腊传统中,除了宗教的成分,还有娱乐的成分,众神有故事,有性格。希腊的影响逐渐改变了罗马人对神的观念,并且让这些神明的形象更丰满、更复杂。此外,罗马人对希腊神明的接受过程,也和当时的政治需要紧密相关。例如,元老院在公元前186年大力镇压了巴克斯(Bucchus)的崇拜。该崇拜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早期从意大利南部发展开来,它许诺人们,要揭示生命及死后的奥秘,鼓励人们用酒、性和暴力为手段,达到狂喜忘我之境。元老院对该崇拜的镇压,不仅仅是因为该崇拜无视罗马共和国的等级制度,意在打破各种界限,也不是因为崇拜者往往烂醉癫狂。令罗马的统治者感到不安的是,信奉者们有着良好的组织,这就有可能建立新的、组织化的权力。 不过,在罗马人基本接纳了希腊文化之后,政治人物就纷纷利用神话故事中的奥林帕斯诸神,进行自我抬升。例如,恺撒声称自己是埃涅阿斯(Aeneas)之子的后裔,奉埃涅阿斯之母维纳斯(Venus)为罗马人的祖先,而奥古斯都(Augustus)则把自己塑造成阿波罗(Apollo)的形象,因为,尽管阿波罗是一位纯粹从希腊“引进”的神祇,却拥有理性、克制、平衡的特点,不仅非常吻合罗马共和时代最为推崇的优秀品质,也符合内战之后罗马人民对秩序和安定的向往。 书中最有意思、可能也是大多数读者了解较少的部分,当属作者对罗马帝国衰落后、文艺复兴之前,奥林帕斯诸神命运的描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大力批判异教信仰,奥林帕斯众神失去了神祇的地位,塑像被毁,供奉凋零。但神奇的是,他们仍留在人们的视野中。格拉左西教授描述道,在穆斯林那里,赫拉克勒斯头戴包头巾,手执短弯刀(见图一);而在基督徒那里,奥林帕斯众神有时身着中世纪骑士的装备,有时候又以僧侣的面目出现:例如在佛罗伦萨的一所教堂,朱庇特没有了古典雕像中健硕的身躯和骄横的气质,俨然成了一位身披麻衣、矮胖憨厚的僧侣(见图二)。作者指出,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一神论信徒的批判,有关奥林帕斯诸神的描述才得以留存。还有些时候,奥林帕斯众神通过医学、数学和天文学为人所知;比如,阿拉伯天文学者们就将奥林帕斯诸神解释为天空中的星体。正是在各种各样的“伪装”之下,奥林帕斯诸神度过了中世纪,“最终,在漫长的身份危机之后,他们(希腊众神)以胜利者的姿态现身”。 正文的最后一章讲了文艺复兴时期。作者说,尽管“文艺复兴”很可能是后来人们造出的概念,但不可否认,这个时期的诸神形象发生了变化,不再像中世纪的僧侣、国王或鬼怪精灵,而是更像古代塑像中的样子。作者在叙述中特别注意避免陈词滥调,避免将历史阶段和文化现象简单贴标签的做法。例如,人们往往一想到文艺复兴时期,脑海中往往浮现出波提切利(Botticelli)那幅《维纳斯的诞生》,认为到了文艺复兴,奥林帕斯诸神立即大获重生,成为主流。作者引述其他学者的研究指出,统计有年份可查的作品,会发现,当时采用神话题材的画作,几乎不超过每年总作品数的百分之二。究其原因,可能是这类题材没有需求,销路不好,于是画家往往是为了练习技巧才会涉及这类题材,私藏的多,出售的少。 本书并不是一本庄严高邈的学术专著,作者的目的也并不在于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但读罢此书,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有不少收获。这首先是因为作者很好地平衡了学术性和可读性。读者群中可能既有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有较为专业的研究者。如何照顾不同读者的需要?格拉左西教授的做法是,将正文写得晓畅易懂、毫不艰涩,也鲜少涉及学术争论;但在每章之后都附上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不仅汇集了较为经典的重要研究作品,也收入了近年出版的、最新的学术著作。这些综述很能看出作者的视野和功力。而读罢正文觉得“不解渴”,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读者,大可从这些综述入手,按图索骥,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这些综述非常值得一读,可以说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此外,全书安排材料的主线,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诸神的不同态度和接受方式,较有层次感和历史感。提到奥林帕斯诸神,一般读者往往将他们和神话故事相联系;但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故事,认识层面未免显得单薄。如上所述,作者避免了单纯地叙述和梳理传说故事,而把神话放在历史的角度去考察,展示了各个时代和社会中的人们对诸神的不同理解和接受。作者对西方古典文学和历史典籍相当熟悉,又因此书并非“硬”学术专著,故此在行文中常常引述一些史实、典故,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说理达意,读来只觉晓畅有趣。例如前言“智慧的西蒙尼德斯(SimonideswasWise)”即引用了西塞罗笔下有关西蒙尼德斯和叙拉古(Syracuse)僭主之间的一段轶事,来说明人和众神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如在讨论众神的过程中,作者也讨论了苏格拉底前的思想者以及他们遭受的迫害,谈到了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的政治风波和军事行动,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进行了述评,还概括了亚历山大的生平对人们理解、接受和看待希腊诸神之态度的影响。有了这些角度,奥林帕斯众神不再只是虚构故事中的主角,更是贯穿西方历史和文化的线索了。 再者,在材料运用方面,作者主要利用了文本材料,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一些艺术作品,引导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探索。作者在全书各章都配有插图,但这些插图并不仅仅是审美上的装点,而是和本章的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作者解释了这些图像的时代背景,以及它们为何被创造成我们看到的形式。这样做既增加了趣味性,也为研究入门者打开一扇新的门。 本书的不足,在于这部“历史”显得有些头重脚轻,正文的六个部分中,有四个部分都在讨论古代世界;中世纪之后至文艺复兴,仅占两个部分的篇幅,未免会显得仓促。作为古典学系的教授,作者在前四章的发挥也更加游刃有余;而读者的兴趣若在较晚的时段,恐怕得依靠其他专著才能“解渴”。 20世纪中期左右,学术领域渐渐有了这样一种倾向,即对“神明之事”相关的话题,往往被占卜、祭祀、仪式等主题所占据,这些讨论虽然涉及神明,但众神本身并不是讨论的主题和对象。近年来,对众神本身的讨论才渐有回归。在国内,前一方面的研究固然不足,而对众神本身的理解和讨论,我们很多时候也停留在简单化的“神话故事”角度,他们是有趣故事里的主角,是艺术作品里的美丽形体。但我们对诸神的认识,也应该有复杂化的视角。什么是奥林帕斯诸神?他们具有何等魅力?他们为什么重要,又是如何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也许是永远也没有固定答案、永远会引人追索的问题,而格拉左西教授此书正是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的努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英语系教师) |